提起麻醉医生,你能想到什么?
“没说两句话,给我打了一针,很快就睡着了……”在很多人眼中,麻醉医生就是给外科患者打麻醉针的人。
【资料图】
实际上,在医疗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也正体现着麻醉医生“生命守护神”的地位。
今年“中国麻醉周”主题为 “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临近“麻醉周”,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进河南省肿瘤医院,探秘“无影灯下的无名英雄”。
披星戴月 | 40余名麻醉医生日均近200台手术
玉兰迎春、粉樱正闹,3月24日的早上7点30分,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5楼“神秘”的手术室入口处,已经开始有工作人员匆匆进入,一进门就需要换上清一色的绿色手术衣、带好手术帽和口罩,一天“见不到日光”的工作开始了!
“5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16间患者脑梗史、高血压、做过手术......”早上8点,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卢锡华教授的带领下,办公室里已经坐满了交班的麻醉医生和麻醉复苏室护士,他们今天的工作并不简单,墙上挂着比人还要高的一日手术清单,196台手术的麻醉任务要在一天内完成。
“手术最多时,一天内完成了258台手术。”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长生介绍说,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学科共163人,其中麻醉医生47人,麻醉复苏和手术室护理人员116人。承担着年约4万例麻醉,其中2.5万例的中心手术室内麻醉,以及微创介入手术麻醉、内镜诊疗麻醉、日间手术麻醉等手术室外麻醉约1.5万例。
无论冬夏,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麻醉医生们始终要坚守在手术间,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并不简单 | 术中患者生命之航的舵手
“嘀…嘀…嘀…”早交班结束后,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跟着李长生匆匆来到手术间,里面传出心电监护的声音。
器械护士熟练地准备各种手术包,巡回护士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医生有条不紊的准备麻醉所需药品、检测麻醉机等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开始麻醉诱导,扣上面罩吸氧,嘱患者深吸气呼气,大约 30秒后患者进入梦乡。
麻醉诱导过程时间虽短,但又是最考验麻醉医生基本功的时候,只有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从容应对。有专家把麻醉过程比喻为开飞机,麻醉诱导就像飞机开始起飞,平稳的麻醉诱导,就像飞机平稳起飞;麻醉维持就像在术中要“安全飞行”,及时应对“颠簸”——病人可能在术中出现各种状况;麻醉苏醒就像飞机即将降落。与飞机飞行类似,麻醉的起点和终点,就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一样,是最危险的两个阶段。
气管插管完成后连接呼吸管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待麻醉状态平稳后,向手术医生示意可以开始手术,此时手术开始。
你以为到这儿麻醉医生的活就干完,可以“优哉游哉”了吗?其实不然!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卢锡华介绍说,麻醉医生不仅要把病人的生命体征牢牢控制在手中,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要掌控病人的神志、疼痛、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守护病人安全舒适无痛度过整个围手术期。
所以麻醉医生像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千手观音”,对各类手术进程精准把控,与外科医生完美配合,并时刻准备着应对手术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如果术中出现大出血,这个时候就全靠麻醉医生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给外科医生止血争取时间,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同时,麻醉医生还要见缝插针,为下一台手术的麻醉做准备工作。一台手术结束后,患者被推入麻醉恢复室,这也是对麻醉医生的又一个考验,这就要求他们确保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自主呼吸,安全地拔除气管插管,最终将患者安全地送回病房。
麻醉医生就是患者生命之航的舵手,保障患者安全、平稳、舒适地度过手术,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风险更高 | 肿瘤患者高龄多、手术复杂、突发事件多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高龄患者多,手术复杂程度高,在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循环大幅波动,血压骤升骤降、心率不稳定等情况,这无疑给麻醉医生带来更大的挑战,应对这些危险的突发状况,麻醉医生需要具备深厚的功底。
李长生副主任介绍说,近期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和泌尿外科副主任杨铁军团队配合做的“拆弹”手术。
患者王女士长期血压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被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能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使患者血管快速收缩,血压大幅升高,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衰、脑出血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是非常凶险、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肾上腺里,需要外科手术及时切除才能根治疾病。
但是,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操作难度高,术中极易大出血,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挤压和刺激到肿瘤,摘除肿瘤的瞬间极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压骤降、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状况,给术中麻醉带来极大挑战。最终经过多学科充分地术前讨论,在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下,外科医生成功地完成了手术。
麻醉转型 | 舒适化医疗、快速康复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3月27日下午2点30分,由12家中国麻醉专业学术团体共同发起的“中国麻醉周·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活动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正式启动。
目前,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已成为日间手术、择期手术、麻醉恢复、护理、科研等核心要素为一体的新型科室,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前后的全周期、一体化诊疗服务,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保障,从而进一步改善就诊体验。
“2019年‘麻醉科’更名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这是对麻醉医师工作内容更为全面的描述。”卢锡华介绍说,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以及患者对医疗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麻醉医师除了为手术保驾护航之外,在围术期管理、肿瘤免疫保护、癌痛治疗、舒适化医疗、术后镇痛等领域也大显身手。
例如放疗的患者、磁共振检查等,如果没有麻醉医生的参与,这些治疗和检查对于儿童等特殊患者都可能完成不了,而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医生已经深度参与到多个科室中,让原来很多不能做的检查和治疗,如今都能顺利开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舒适化医疗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几年,如何优化患者围术期管理,改善其预后,最终实现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成为麻醉学科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胃全切和食管下段切除手术的患者,可当天喝水、下床,第二天吃饭、行走活动……这样的“开挂式康复”,源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在全院推广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特色诊疗模式,自2019年起至今,目前该院已组建15个主要病种的ERAS治疗团队,在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理、药师、营养师等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让患者感受到非常好的就医体验和获得最佳的康复质量。
“加速康复的核心内容就是最大程度地减轻因外科手术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麻醉医生有很多工作要做。”卢锡华介绍说,麻醉医生深度参与到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救治工作。如术前的宣教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疼痛的治疗;术中麻醉的精准施策,保护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等措施都非常重要,因为患者的免疫功能对肿瘤的治疗和远期的生存都有很大的影响,麻醉医生通过不同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对肿瘤患者有益的工作;还有术后镇痛、神经功能保护等,都能让患者获得最佳的快速康复质量。
卢锡华表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麻醉学科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日间手术、加速术后康复、无痛诊疗、急慢性疼痛诊疗等专业服务领域,努力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就医体验的刚性需求。